2011年3月31日 星期四

通識科真正培養多角度思考嗎? (文:何珈誼、趙曉彤)

        為了訓練未來的主人翁成為備有知識以及多角度思考的棟樑, 香港新高中學制已於數年前將通識科列為必修科目。通識科內容包括:1)個人成長與人際關係、2)今日香港、3)公共衛生、4)能源科技與環境、5)現代中國,及6)全球化六個大單元。這種設計原意是為了可讓中學生 “全面認識現代社會”, 同時大力打擊中學生舊有的一貫 “學習文化”-----背誦式學習。政府希望透過開放式題目和多角度思考題目, 以一個沒有標準固定答案, 言之成理的答題方針去革除 “背答案” 的陋習。通識科真正培養多角度思考嗎?

       香港新高中學制的設計看似合情合理, 以一些緊貼生活的常識或時事作為課題不但能夠 “誘發” 學生對學習的興趣, 更可使他們學懂如何從生活中學習, 直接啟發他們去培養一種 “終生學習” 的理念。然而,通識科課程的範圍和理念卻存有美中不足的地方。

       其實, 中學通識科的範圍涉足太廣,令老師與學生也有其尷尬之處。眾所周知, 香港的中學教師任教的科目很多都是純文科或純理科。而通識科涉獵了兩邊的範圍, 大多數香港的中學教師根本難以去任教通識科。由於他們可能只掌握其中一些課題, 對於一些不同範圍的陌生課題, 可能力有不逮, 更遑論授教別人? 教師或為求保著生計而硬著頭皮去應付。那不是很沒意思嗎?
      無可否認, 師資的高低對學生已造成直接的影響。學生未必有可能受到合乎標準的教育, 又如何真的 “通通也識”呢? 再者, 通識科學習範圍龐大, 要到 “無一不曉” 的境界, 便得多花功夫。為了 “通識”, 中學生可能不以為然地犠牲了很多溫習其他主科的時間來鑽研這個科目了。 

          當然, 通識教育以探討當代議題為中心, 教師應幫助學生理解及分析議題, 讓他們有機會引用自己過去的個人經驗, 以各種方法收集多邊的資料,從而訓練學生從多角度審視議題, 分析不同人物的觀點。不同人有不同的背景和價值觀, 學生應以客觀事實, 加上理解各界主觀的意見, 去理解整件事。他們要明白議題存在的爭議再透過反思和判斷去衡量各方的利弊,最後訂定自己的立埸。

          其實這一科本應能使學生學懂凡事從多角度思考, 使他們能夠在面對多難局面的難題時, 制訂多於一個可行的解決方法。可悲的是, 通識科被設定為必修科, 這樣令到一些理解能力較弱的學生, 面對重要的通識考試時, 感覺倍加不安。同時, 在過程中, 他們必須彼此分享及學習。對於一些較低年級, 被動或不投入合作的學生來說, 通識科只是一個負擔, 令他們無所適從。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